所有的政策,都是青年政策。青年沒有希望,台灣就不會有未來。
身為青年世代的末段班,過去也是個小上班族,慈庸非常清楚,青年世代面對的的困境。實質薪資倒退回15年前,20到24歲的青年失業率超過百分之十三,社會新鮮人的起薪不到兩萬六千元。青年看不到自己的未來,更不要說育兒成家。
要解決青年的低薪、失業問題,我們要捍衛勞動者的勞動權益,制訂最低工資法,保障勞動者的基本生活所需。我們要有積極的勞動市場措施,由政府鼓勵公共任用,創造公共就業的機會。
不僅如此,青年上有高堂,下有兒女,慈庸要做青年世代最有力的後盾,從育兒到養老,提供全方位的支援,讓青年朋友,不再有後顧之憂。
慈庸主張,由中央統一提高各縣市的托育補助,提供普及、平價、易取得的托育服務。在2到6歲方面,提高公立幼兒園的比例到達五成,在偏遠、弱勢地區,普遍設置公立幼兒園。青年世代肩頭的育兒重擔,我們一起扛起來。
我們要提升長期照顧的人力及預算,建立居家、社區型、機構式的多元長期照顧系統,讓家中的高齡長輩得到妥善的照顧,青年不必擔憂自己年老後的未來。
青年世代,有我來挺,我們的未來,我們自己守護!